忆延安峥嵘岁月

七十载携手同行

——访俄文大队第一批学员 张开帙、王麦林夫妇

期次:第372期       查看:59


(图左为王麦林 图右为张开帙)




  在海淀区的离休干部大院,住着一对已经携手 70 年的老夫妇。丈夫张开帙是我国航校早期创建者之一,作为中国航空事业专家,见证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与成长。妻子王麦林,是我国著名的科普工作者,先后担任《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以及《科普创作杂志》的主编,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终身荣誉理事,为我国科普创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夫妇二人从事的事业大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印记 : 都是我校第一批学员,都曾经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中留下青春与汗水。他们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中学习生活,见证了早期外语教学的发展,共同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让人头疼的“卷舌音”
    王麦林和张开帙 1941 年来到俄文大队学习俄语,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学习生活。虽然时隔多年,但回忆起这段学习生活,夫妇二人仍感到许多细节都十分清晰。
  “第一次看到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的同学,我们很兴奋。”王麦林说。“我们俄文大队 100 多个学员,男生占大多数,女生只有 20 多人。一个班里面有 20 多个学员,一共有五个班。”
  当时的教学没有固定教材,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入学后,首先要上的是文法课。教材是老师编写的油印讲义。俄语的文法很复杂,让学员们着实忙乱了好久。除此之外,卷舌音也令学员们头疼不已。有的学员天赋甚好,一学即会,有的学员则苦练一个月之久。不会的人只能在其他人还未起床的时候 抓 紧 时间、刻苦练习。文法课结束之后,就开始学习语法了。在上文法的同时教讲读。由于没有教材,教员有时选一些熟知的文学作品。王麦林依然记得,她们班的俄语教员给她们讲过高尔基的《海燕》和节选高尔基《我的大学》这两篇课文。因为没有讲义,教员念一段俄文后再用中文解释这段俄文,如同讲故事。学员们主要听教员朗读,听记发音,再学一些句子。最后结合课文学习语法。
  1942 年整风运动后,为了考察学员文化程度,并进行分班,学校进行过一次文化程度测试。语文的题目是将古文《桃花源记》和《为将之道》译成白话文;数学的题目是“开方”之类的一些代数题。依照这次考试成绩,学员们被分成四个班,进行专业的俄语学习。除此之外,学习还专门为分班考试不及格的学员开设了国文课补习班。在补习班里,他们暂时不学习外语,而有专门的教员为他们补习数学和语文。
“延河是我们的大脸盆”
    战争年代,物资匮乏。提及当时的学习条件,张开帙十分感慨。“教室是个窑洞,没有桌椅,腿当课桌,上课还要搬着板凳去。”学习之初,没有纸,我们的纸是剥下的桦树皮,后来他们用的纸是一种用马莲草为原料制造的,颜色黑且粗糙。学习所用的灯开始是豆油灯,每个学习小组五到六个人一盏。灯是拿棉花捻沾麻籽油点的,灯光很暗,大家得紧紧围坐一起才能勉强照到灯光。后来改用了亮一些的煤油灯,但由于没有灯罩,写完作业,鼻孔都被烟熏得漆黑漆黑的。
  生活条件更是苦上加苦。学员们的宿舍是用双手开凿出的窑洞,大家都睡通铺。当时,学校管理是准军事化的节奏,每天早上必须准时起床出操,然后才能洗漱吃饭。在王麦林的记忆里,窑洞在山上,而伙房等则在山下,每天吃饭、洗漱,学员们都得下山。由于天天在延河边洗脸,学员们戏称“延河是我们的大脸盆”。当时的牙刷是用马鬃做的,牙粉则是精盐。“最头疼的是下雨天,上山下山都是土坡,下雨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到”。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但学员们拥有高涨的学习热情。他们以自信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组织了唱歌、游泳、看戏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两位老人也积极参与进这些学生活动之中。王麦林在京剧班子担任主角,张开帙则是优秀的学生干部。
  王麦林入学后不久,俄文大队便迁址到王家坪附近。在那里,每周六都会举办舞会,年轻的学生们经常过去跳舞。有一次,一个学员提议学员们自己编排几出戏到王家坪去演出。王麦林自小在北平长大,虽没专门学过戏曲,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唱几句京剧,于是便加入其中。她们在王家坪大礼堂开唱时,毛主席也来到现场观看他们的演出而且看得十分开心,让学员们深受鼓舞。经过几次演出之后,学员们的表演水平得到提高,她们唱的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之后她们还受邀到解放通讯社为那里的职工们唱京戏。
  在大生产运动前,粮食紧缺,所有人都吃不饱饭。不仅吃不上肉,为了节省,连烧菜时都不放油,只是煮熟之后在菜上面滴上几滴。而且,当时炊事班的三个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常常不能按时做饭,严重影响了教员和学员们的工作与学习。于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张开帙就被安排为炊事班班长。
  张开帙成为炊事班班长后,尽职尽责,想方设法为大家解决吃不到肉的问题。他白天上山砍柴,将砍来的柴背到城里去卖钱,攒了一段时间,再用这笔钱买一头猪带回大队。长着狼牙刺的柴,经常划伤他的身体。而且为了解决炊事班不按时做饭的问题,他搬出窑洞自己住到附近的一个庙里面,因为没有钟表,还找当地的农民借了一只大公鸡放在房梁上打鸣叫早。每天早上只要公鸡打鸣,他就立刻起床。先把大锅水烧开,把米淘好菜切好再叫醒炊事班的工作人员。因为张开帙的努力,大队的伙食得到了不错的改善,他也因此成为了全大队的劳动模范。
“信念可以让人变得坚强”
    在采访的过程中,两位老人不断强调思想觉悟的重要性。王麦林认为大队的学员能够在当时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心中存在着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当时兼任党支部书记的张开帙在各种学生工作、党务工作的历练中深刻体会到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说,不管是在学习或是在工作中,只要心存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必然能够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两位老人说,今日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富足,但是人们对思想的追求远不如从前,这一点应该是现代人需要直面和反思的重要问题。
  张开帙和王麦林互称对方为彼此的“革命伴侣”,两个人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共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时至今日,那段在延安度过的往事依然在他们的记忆中熠熠生辉,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黯淡模糊。艰难里苦中作乐的信念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今天,年过九旬的两位老人依然关注社会的发展,牵记北外的未来。
  (记者 彭澍 通讯员 袁舒 刘倩雯)